今天是:
廻龙禾粄制作技艺
来源:图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时间:2021-08-24

禾粄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主要分布在廻龙镇,其中罗丰村鲤鱼山的禾粄是最具代表性的。

禾粄的主要原料是禾里米,纯手工制作。禾粄成品色泽金黄、柔韧绵软,酿入馅料煎焖后,更是香气扑鼻,是很多客家人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


选材及制作十分讲究,须选择生长在偏远山区的一种中稻米,也称禾米。禾米产量很低,生长周期长,一年一稻。制作禾粄还需一种材料那就是灰水,灰水是由10多种山药材经制作成一种金黄色药液。因禾米产量很低,量少,且灰水制作复杂、费时。要吃上正宗的禾粄并不容易。人们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香美的禾粄。


禾粄制作首先先制作灰水,要选当地俗称为“黄板莲树”、“沙布惊”、“油茶树”、“牛高铁”、“山黄果树”等十几种植物的枝叶原料。

把这些原料烧成碳,再净化成碳灰,过滤成“灰水”;再摘好新鲜的箬竹叶洗干净,放在锅内用淡“灰水”煮沸沥干待用。

其次,将禾里米按一笼8斤米的标准,用清水浸泡8小时左右后,清洗米皮,用木桶放在锅上蒸2.5小时,然后将饭倒出放冷,放冷后倒入桶内用灰水浸泡1小时。接着,再将饭桶蒸半小时左右。

将蒸好的粄团放在石臼中,两人分别用“粄锤”在石臼上一左一右反复挤压、捶打,直到饭团如烂泥般为止,从而制成色泽金黄、柔软韧性的禾粄团,将粄团取出放在叠好箬叶的萝筐里面压平存放着,香嫩嫩的禾粄便制成了。


廻龙禾粄具有健脾胃、消食的功效。吃法多种多样,可切成小块,洒上一些白糖吃;也可用当地的腊肉、荞苗、盐等配料制成香气扑鼻的馅料,把禾粄切成小块,像酿豆腐一样酿来吃。


至今,廻龙很多村庄仍然保留着过春节打禾粄的习俗,传统风味的禾粄一直都被当地客家人当作过年探亲访友的送礼佳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传统风味、绿色生态的禾粄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所青睐、喜爱。廻龙禾粄的制作工艺及其独特的风味也成为客家传统文化中不可多见的一组文化符号,亟需保护与传承。


上一篇:石东艾板制作技艺      下一篇:大塘面陶瓷制作技艺
龙川县文化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