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提案
来源:河源政府网    时间:2021-08-23

1 、提案第 20190030 号

题目: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提案

提案者: 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赖弥平,叶国强,邹仕选,蓝国平,肖衍雄,李可红,邱慧娜,赖思平,邹菡萏,肖永文,凌丽,何唯平,黄小青,刘路红,邓运德,吴科俊,颜彩玲,曾淑梅,叶建勋,邹庆光

案由:

近年来,河源市委、市政府围绕加强文化河源建设,扎实开展了非遗保护基础性建设工作,实行政策性扶持和生产性保护并举,探索项目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相结合的现实路径,推动全市非遗文化保护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措施多样化、内容多面化的良好态势,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成功申报了省、国家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独居河源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长足保护与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着力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

建议:

一、着力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顶层设计工作。建议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规条例,研究制定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制度性文件,对我市非遗保护发展提出规范性要求,并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长远和近期发展计划,切实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继续加大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按财政年度收入比例逐年调整增幅。

二、强化各项政策扶持。建议抓住国家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契机,千方百计对上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吸纳企业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帮助政府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不足问题。对已经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性非遗项目出台更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做好生产、传承、展销、宣传等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好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搭建非遗展示平台。建议充分利用国家“文化遗产日”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创建中国(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交流平台,加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经常组织论坛、讲座、电视台专题片等活动,全面开展对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规划建设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和数字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市非遗资源和非遗保护成果。

四、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议支持和推进多元、多层次的生产性示范基地和传习基地建设,结合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非遗项目传承人生产、展示、销售和带徒授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因地制宜、因项目制宜地办好各类非遗技艺人才培训班和专业学校,为我市生产性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特色人才。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引导民间艺术社团组织,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研究和实践。定期评选非遗传承人,对获得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给予适当的补助资金。

五、促进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现代艺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开发更多符合地域特色、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借鉴发达地区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探索在河源太平古街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对我市非物质遗产进行集中展销。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基础上,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旅游景区,提升河源旅游的文化内涵。

龙川县文化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