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热闹!龙川非遗文化走上街头,巡游展演让人饱眼福!
来源:龙川新闻    时间:2021-08-22

古邑——龙川,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脚下踏着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其中,非遗文化是重要的闪光点之一,更是展示龙川厚重历史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传承好,发展好非遗文化对龙川全域全面融入大湾区建设提振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展演活动,“三戏三新”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走近龙川非遗文化。


△骑竹马、唱小调、敲金锣、奏繁弦——马灯舞表演



△《顶缸》杂技表演



△木偶戏演出


精彩的马灯舞、杂技、木偶吸引了大量观众,现场气氛热烈。



△龙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好少年志愿服务队山歌小队的孩子们在现场合唱了一首《没有共产党,我们哪能把身翻》原创客家山歌,迎来阵阵掌声。


现场还设有木偶、手工艺品制作体验区,吸引不少青少年儿童及家长前来体验。



△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手擎木偶、提线木偶的区别之处。




△手工艺品制作体验区里,仿牛筋糕、佗城豆腐丸、糍粑等手工艺品摆放在桌上,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工序和产品特点。



现场展出的非遗画作寓意、和谐秀美龙川的《和美》等作品引得群众纷纷点赞。



△群众认真翻看现场发放的非遗文化宣传手册


山歌传播新思想,木偶传颂新文明,杂技展示新生活,此次展演活动的表演形式增加了新元素,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新颖、生动非遗文化视听盛宴。



通过现场观看、体验,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亲身走近


古邑热土上传承着的非遗文化,他们纷纷表示,龙川县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展示让龙川人民倍感骄傲和自豪。


“三戏三新”非遗文化展演活动是龙川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的生动体现。


此次活动通过展示近年来龙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学习教育中,让群众了解、认知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文化中传承文明、点赞文明,推动龙川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


延展阅读:龙川非遗文化精粹



龙川民间传统艺术“马灯舞”这项民俗也被称为又名“打马灯”“打纸马”, 并于2016年被列入河源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广东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马灯舞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一直舞动着客家人的生活和梦想。在龙川县各乡间相当流行,被大众所认知和喜爱。



龙川被誉为“杂技之乡”,龙川民间杂技有着上百年的文化历史,经常在国内,特别是在中南五省作巡回演出,演出共2000多场次,观众达100万人次,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并被誉为“南国艺坛一奇葩”。2018年龙川杂技入选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龙川手擎木偶戏已有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古老又有活力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它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传承记载着龙川几代民间艺人的艰辛与梦想。目前,龙川木偶已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川县文化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