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霍山酒瓮石的传说
来源:    时间:2020-08-03



龙川霍山,是广东的七大名山之一,素有“第一罗浮第二霍”的佳句称誉。霍山风景秀丽,怪石嶙峋,谷壑深幽,林木葱郁,最负盛名的要数那“酒瓮石”。说起“酒瓮石”还有一个传奇故事哩。

龙川霍山,是广东的七大名山之一,素有“第一罗浮第二霍”的佳句称誉。霍山风景秀丽,怪石嶙峋,谷壑深幽,林木葱郁,最负盛名的要数那“酒瓮石”。说起“酒瓮石”还有一个传奇故事哩。

相传千百年以前,霍山东面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只有一个90多岁的老爷爷和一个11岁的小孙子。老爷爷从小就给财主家打长工,后来老了,不能干活了,就回家要饭过日子;只有小孙子给财主家放牛,跟爷爷作伴。

有一年除夕的晚上,老爷爷跟孙子说:“好孩子,我是土埋半截的人了,你给我弄点酒喝吧!”说着泪水扑扑地直往下掉。小孙子知道,有钱人家过年,都是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小孙子听爷爷说要酒喝,就答应说:“爷爷,你等会吧,我买酒去。”说着提个小酒瓶就出去了。小孙子来到财主家,心想也许能讨点酒给爷爷喝。可是刚进门,还没开口,财主家就冲出几个人,二话没说就是一顿拳脚,然后连推带拉把他轰出大门外去了。

小孙子在财主家挨了打,没要到酒,心想:“你不给,总会有人给的,天下哪会没有一个好人?”这是,他想起老祖母生前说过:村里西面的霍山上,住着许多老道士,他们是吃斋修缮。他就朝霍山走去,打算跟他们讨点酒给爷爷喝,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孝心。

小孙子爬到半山腰。觉得挺累,就坐在路边一石头上歇息。这时吹过一阵西北风,风里还带着一股扑鼻香的酒味。初来他以为酒味是从山上老道酿酒飘出来的,可是越闻越觉得不对,这酒味像是从附近溢出来的。他慢慢地又往前走了几步,越向前酒味越大。又往前走,他发现对面的花草中有一块大石头,像是倒过来的大酒瓮,这酒味就是从这块石头上发出来的。

小孙子走上前一看,见石头底下有一个小盘,小盘里装满了水。小孙子走了半天,又累又渴,伸手捧起就喝,谁知用舌头一蘸:“哎呀!这哪里是水,是又香又醇的好酒!比‘老白花’还强哩!”这时候他什么也顾不得了,掏出酒瓶来就装。可是当他装到半瓶时,小盘里的酒一下没有了,接着就听见石头里有一个大嗓子在说话:“一次给四两,掏多了要遭殃。”

听了这话,小孙子觉得酒虽然不多,可是也不错了,他头也不回,急急忙忙提着瓶子就回家了。

到家,爷爷问他酒是怎么来的,小孙子就把山上的事从头到尾给爷爷讲了一遍。老爷爷是个好心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穷邻居,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几天穷哥们都知道了,上山打酒的人就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此后,人们就把这块石头叫“酒瓮石”。
这件事叫财主知道了,这个狠心的财主立即禁止穷人到山上打酒,说霍山是他祖上留下的“宝山”,有人要掏酒,就得出钱买。穷人谁有钱买这个受气酒!以后穷哥们再也喝不上这山上的酒了。

后来,财主要做七十大寿,他觉得山上有这么个出酒的宝贝石头,到时候客人来了,派长工到山上去挑就行了,省得自己酿酒费钱费事。做寿的那天,吃寿酒的人都来了,桌上摆着三大盘八大碗,可是上山挑酒的人一直不见回来。起初财主以为是长工偷懒,又派人上山打听,打听的人回来说:一个长工只打了四两酒,再打就没有了。还说“酒瓮石”上只有一条线一样细的口子向外出酒。客人都入席了,就是没有酒,这怎么办?狠心的财主急得直打转。这时又有一个长工说,上山上掏酒有规矩:一个人只给四两,要多了会遭殃。财主一听,就更加气上加气了,说是要去把“酒瓮石”的出酒口凿大。
听说财主要去凿“酒瓮石”,有人劝他不要凿,说凿了会惹出祸来。财主气狠狠地说:“我是有福气的人,我把它凿个大口,以后不但我家有酒喝,我还要开一个不费本的大酒店。”于是,便带着他的亲信就去凿“酒瓮石”。财主卷起袖子,举起斧头照“酒瓮石”就是一凿子,奇怪,只听见“轰隆”一声,整个霍山都在摇动。没等财主的第二凿砸下去,天忽然黑了下来,雷声隆隆直吼,大雨也哗哗下起来。这时候“噼啦”一声,只见从石缝里飞出一条火龙,张牙舞爪,大嘴一张,把那财主给吃进肚子里去了。过一会,雷声住了,雨也停了,龙也不见了,那个狠心的财主也没有了,“酒瓮石”也不再出酒了。

那么酒瓮石的裂隙水究竟到了哪个时期才干涸呢?霍山,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不少人游览了,从霍龙起,游霍的人就更多了,以前霍山有寺、观、宫、院、庵、阁等37个,晨昏钟鼓相闻,香火鼎盛、游者如市。那时酒瓮石的裂隙喷泉较大,水中也含有适量的放射性元素和带有酒味等。此水用来净洗皮肤,可治过敏性之病,饮之解渴,顿觉提神,同时还可使肠胃不良者感到口胃大开。所以凡是来霍山的旅游者,都无不争先恐后地到此捧水洗脸、净洗皮肤、饮水解渴。而且还带回一些与家人共享。到了晋、唐初,僧侣道士散布全国、深居州县名山,酒瓮石出酒的奇名由那些僧侣传了出去,也就更负盛名了。后来由于地质作用,霍山仍有微毫的上升,久而久之,地形愈来愈高,地下水愈来愈低。到了唐代中期初,酒瓮石的裂隙喷泉水酒,也自然就愈来愈细了。清道光皇帝时期(公元1821-1851),酒瓮石的裂隙再也不能喷泉水酒了,酒瓮石的裂隙水酒就此干涸。

上一篇:香火龙      下一篇:山歌剧
龙川县文化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