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西地区,“岗美李惟扬”谁人不知?他是康熙辛卯中解元,次年点武榜眼,赐殿前侍卫,官至广东右翼总兵。民间流传着他在殿前舞大刀的故事。关于他那150斤重的大刀,还有一个传说。
李惟扬是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人,少有大志,稍大,父亲送他到阳江平岗,跟端逢南华寺一不知名的外来僧人学武。据当地人说,这僧人能“卧于床上,一跃而上寺梁”,可见其功夫了得。后来,李惟扬要去考试,这僧人就告诉他,当年阳江地越国公冯盎大将军108斤重的八十二角鹅眉宣锦大刀驰名天下,一千多年过去了,神州大地武林精英辈出,现在你若没有150斤大刀,你不要去考试了。李惟扬一听,头皮都麻了:“150斤重的大刀?我扛得起吗?”
师父说:“不是扛,是舞,舞不动,就别去出丑!”
师父的话,不能不听,从此李惟扬每天穿铁鞋,拿石锁,跟着师父苦练;直到他的铁鞋增加到每只50斤;石锁150斤。李惟扬已经具备了100斤脚力,150斤手力的功底了,可以练刀了。
接着,师父便到阳江城,找到打铁巷老利贵铺子,仿照三国名将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样子,定做了一把150斤重的大刀,请人抬回去,交到李惟扬手,要李惟扬把这大刀舞到“刀如轮转,水泼不进”,才放他出师。
三年后,李惟扬果真把这大刀舞得“刀如轮转,水泼不进”,在当地武林算是首屈一指了。那僧人欲再给他增加50斤臂力,无奈考期将近;李惟扬去意已决,僧人叹了口气,双手把大刀交到李惟扬手中,师徒俩洒泪而别。
李惟扬问:“师父,我走了,你要保重,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
僧人小声念了几句偈语:“阳江刀,阳春佬,凤舞龙飞,两阳出宝”后,飘然而去,自此不知所终。
再说李惟扬扛着这把大刀到京城,还未进考场呢,先就惊动了整个京城。康熙皇帝听了大喜,连夜召见李惟扬,要他殿前表演。李惟扬年少气盛,不当回事,立刻挥刀起舞。一时间,大殿上下,寒光闪闪,满朝文武,喝彩连声。
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就要收势时,因手心出汗刀柄打滑,一不小心,大刀离手,直向康熙飞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李惟扬一个鹞子翻身,腾空而起,一只右脚把刀一挡,就势踢上半空,一只手接住,看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康熙微微一笑:“李卿家,这是赛手,还是失手?”
李惟扬只得老实回答:“失手。”...